中國地勘行業網
電話:010-63395342
13693201455
17326925574
網址:m.lorettasart.com
郵箱:zgdkhyw@163.com
微信公眾號:zgdkhyw
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是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直屬科研事業單位和技術支撐單位,前身為重慶煤田地質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主要從事基礎地質調查,礦產勘查與施工,地質災害防治,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勘察、設計與檢測,礦山技術咨詢與服務,環境污染治理與評價,巖礦測試分析,土地綜合整治等領域的科研和技術服務工作。全院現有職工700余人,具有中高級職稱400余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270余人,F有內設機構、實體25個,擁有1個全資公司——重慶華地資環科技有限公司,F有自然資源部、重慶市創新創業團隊各1個,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重慶市學科帶頭人、重慶市百名工程技術高端人才等省部級科技名號人才、專家40余人。 此外,我院是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單位、煤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分析標準物質定值單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托單位;全國煤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礦井水質與廢物資源化分會和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煤炭質量監督檢驗站均設在我院。 目前,已建成氣體礦產、固體礦產、地質環境、土地質量、檢測分析等科技基礎平臺13個。其中,國家級科研平臺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中心3個、省部級科研平臺9個。此外,還擁有1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培養博士后10名。 氣體礦產:頁巖氣勘探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頁巖氣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頁巖氣資源勘查重點實驗室、重慶市頁巖氣資源與勘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頁巖氣勘探開發工程研究中心。 固體礦產: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研究中心、外生成礦與礦山環境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地質環境: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技術創新中心、自然資源部礦山地質環境重慶南桐野外基地、重慶市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萬盛礦區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土地質量:重慶市礦山土壤環境監測與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檢測分析:國土資源部重慶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 擁有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國家部委,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政府部門,以及中國土地協會、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等行業協會頒發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巖土工程勘察、煤礦設計、安全評估評價、環境工程、職業衛生評價與檢測、環境影響評價等以甲級為主的資質證書29項。 我院始終秉持“科研與技術支撐并重”的發展戰略定位,致力于建立國內有影響力、高水平的綜合研究院。近年來,累計承擔國家863課題、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項目200余項,發表科技論文479篇(SCI/EI收錄70余篇),出版專著17部,獲專利權和軟件著作權1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25項,制(修)定國家標準10項、地方標準10項、行業標準63項,在煤矸石標準、頁巖氣、地質礦產等領域填補了我國多項技術空白,發現和申報頁巖氣為我國第172號新礦種,實現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與突破。先后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先進集體、國土資源部“十一五”科技先進集體、國土資源部“十二五”科技與國際合作先進集體、自然資源部科技進步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重慶市科技系統先進集體、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空港新城蘭馨大道111號 電話:023-81925800 傳真:023-81925811
來源于:中國地勘行業網(m.lorettasart.com)
網站介紹 | 商務合作 | 意見反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新聞投稿 | 后臺管理
一部:北京市海淀區西三旗橋北金燕龍大廈四層
二部:北京東燕郊開發區富地廣場D座8號樓十七層
電話:010-63395342 13693201455 17326925574
網址:m.lorettasart.com 郵箱:zgdkhyw@163.com
Copyright ©2019 北京晟浩中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m.lorettasart.com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備案ICP號:京ICP備19012516號-1